兔死狗烹

发布时间:2022-11-02 19:15:15      浏览量:

成语故事

    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两国之间。当时,吴国强大,而越国相对弱小。越王勾践在一次与吴国的战争中战败,被迫向吴国求和,并作为人质前往吴国。在吴国,勾践遭受了无尽的屈辱和磨难,但他始终忍辱负重,心中铭记着复国的梦想。

    在吴国期间,勾践得到了文种的帮助。文种是越国的谋士,他深知勾践的雄心壮志,也明白越国的困境。他向勾践提出了许多建议,帮助勾践在吴国中生存下来,并暗中积蓄力量,为复国做准备。

    在文种的辅佐下,勾践逐渐赢得了吴王的信任,最终得以返回越国。回到越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再次向吴国发起了挑战。

    在越国的精心策划下,吴国最终战败,吴王夫差自杀身亡。越国取得了胜利,勾践也实现了他的复国梦想。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文种却遭遇了不测。

    勾践复国后,对文种等功臣的赏赐迟迟未至。文种感到不安,于是上书给勾践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今王不欲行法于先王故臣,恐见疑于今之群臣也。愿王察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兔子死了,狗就要被烹煮吃掉;鸟飞光了,弓箭就会被藏起来;敌国被攻破了,谋臣就会被杀。越王为人长颈鸟嘴,可以与他共患难,但不能与他共享乐。现在您不打算对先王的功臣进行赏赐,恐怕会被现在的群臣怀疑。希望您能明察。

    然而,勾践并没有听从文种的劝告。他担心文种功高盖主,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下令赐死文种。文种接到命令后,感叹自己为越国付出了这么多,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他无奈地服下了毒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兔死狗烹”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演变而来的。它用来形容那些为统治者出谋划策、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在事成之后却被统治者杀害或抛弃。这个成语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无情,也反映了人性中的自私和贪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几个深刻的道理。首先,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带来荣耀和地位,也能带来危险和灾难。在权力的斗争中,人们往往会变得冷酷无情、忘恩负义。因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被权力所迷惑和腐蚀。


  • 首页
  • QQ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