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牛之虻

发布时间:2021-11-19 11:07:31      浏览量:

成语故事

       搏:拍击。要准确理解这句成语,就要先理解"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这句话。古人读史,于此处韦昭云"虻大在外,虱小在内"。而颜师古言"以手击牛之背,可以杀其上虻,而不能破其内虱,喻方欲灭秦,不可与章邯即战也"。集解如淳曰:"用力多而不可以破虮虱,犹言欲以大力伐秦而不可以救赵也。"结合三家之言,原意应是说拍打牛身上最外的虻虫,是无法除去牛身上内里的虮虱的。在这里宋义将虻虫比喻为秦将章邯的军队,把虮虱比喻为秦国;既然楚军最终目的是要打败秦国(虮虱),那么攻打正在围剿赵国的章邯军队(虻虫)是没有效率无意义的战役。所以与其耗费兵力去攻打章邯的军队,不如先按兵不动,坐壁观秦、赵二军对打,再来个坐享其成。所以史记中宋义在说完"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后,又接着说"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可为佐证。

       原意是说拍打牛身上的虻虫,是无法除去牛身上的虮虱的。换言之:想要去除牛身上的虮虱,抓虻虫是没有用的。今按:言虻之搏牛,本不拟破其上之虮虱,以言志在大而不在小也。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相关成语
  • 首页
  • QQ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