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积累 > 历史成语 > 玄奘

玄奘

发布时间:2023-05-29 10:10:53      浏览量:

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关玄奘的成语

1、百折不回[ bǎi zhé bù huí ]

释义: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2、不识好歹[ bù shí hǎo dǎi ]

释义:不知好坏。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出处:《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九阿姐]方才告诉我许多话,说你不识好歹,放着鹅毛不知轻,顶着磨子不知重,心下好生不悦。”


3、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 ]

释义: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4、恩将仇报[ ēn jiāng chóu bào ]

释义: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奴字亦望夫荣妻贵,何期你忘恩负本,就不念结发之情,恩将仇报,将奴推堕江心。”


5、妇人之仁[ fù rén zhī rén ]

释义: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6、海底捞针[ hǎi dǐ lāo zhēn ]

释义: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出处:元·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三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搁到如今。”


7、好吃懒做[ hào chī lǎn zuò ]

释义: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


8、火眼金睛[ huǒ yǎn jīn jīng ]

释义: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9、斤斤计较[ jīn jīn jì jiào ]

释义: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出处:《诗·周颂·执竞》:“斤斤其明。”


10、老实巴交[ lǎo shí bā jiāo ]

释义: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11、拈轻怕重[ niān qīng pà zhòng ]

释义: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出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12、披荆斩棘[ pī jīng zhǎn jí ]

释义: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13、七嘴八舌[ qī zuǐ bā shé ]

释义:形容人多口杂。

出处:清·袁枚《牍外余言》:“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嘲,皆由于心之大公也。”


14、谦谦君子[ qiān qiān jūn zǐ ]

释义: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出处:《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15、千变万化[ qiān biàn wàn huà ]

释义:形容变化极多。

出处:《列子·周穆王》:“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史记·贾谊列传》:“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


16、任劳任怨[ rèn láo rèn yuàn ]

释义: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17、神出鬼没[ shén chū guǐ mò ]

释义:出:出现;没:消失。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18、神通广大[ shén tōng guǎng dà ]

释义:神通:原是佛家语,指神奇的法术。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出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入王母地之处第十一》:“师日:‘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


19、手到擒来[ shǒu dào qín lái ]

释义:擒:捉。原指作战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后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做好了。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20、少言寡语[ shǎo yán guǎ yǔ ]

释义:指平时说话不多。

出处: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一章:“少言寡语的赵庆田,是和他一起参的军,一起入的党。”


21、童心未泯[ tóng xīn wèi mǐn ]

释义:泯:泯灭。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

出处:宋·陆游《园中作》:“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嘻。”


22、土龙沐猴[ tǔ lóng mù hóu ]

释义: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出处: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土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23、心慈面软[ xīn cí miàn ruǎn ]

释义:形容为人和善。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我又是个心慈面软的人,凭心撮弄我,我还是一片痴心。”


24、心猿意马[ xīn yuán yì mǎ ]

释义: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25、忠心耿耿[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

释义: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七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损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26、不遗余力[ bù yí yú lì ]

释义: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


27、不远万里[ bù yuǎn wàn lǐ ]

释义: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28、叱咤风云[ chì zhà fēng yún ]

释义: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出处:《梁书·元帝纪》:“叱咤则风云兴起,鼓动则嵩华倒拔。”


29、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

释义: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陈地。形容作战勇猛。

出处:《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30、粗中有细[ cū zhōng yǒu xì ]

释义: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象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5回:“沙僧听说,大喜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31、埋头苦干[ mái tóu kǔ gàn ]

释义: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32、贪生怕死[ tān shēng pà sǐ ]

释义: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出处:《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33、腾云驾雾[ téng yún jià wù ]

释义: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他放下心,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


34、挺身而出[ tǐng shēn ér chū ]

释义: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出处:《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35、搬弄是非[ bān nòng shì fēi ]

释义: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许多事非。”


36、沉默寡言[ chén mò guǎ yán ]

释义: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出处:《旧唐书·梁崇义传》:“梁崇义,长安人,以升斗给于市,有臀力,能卷金舒钩。后为羽林射生,从来瑱于襄阳,沉默寡言,众悦之,累迁为偏裨。”


37、大功告成[ dà gōng gào chéng ]

释义:功:事业;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出处:《汉书·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38、正直无私[ zhèng zhí wú sī ]

释义: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39、自私自利[ zì sī zì lì ]

释义: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出处:《晋书·潘尼传》:“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列子·杨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


40、七十二变[ qī shí èr biàn ]

释义:变化多端的策略、手法和方法

出处:毛泽东《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所说的‘羿射九日’,《西游记》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二变……”


41、是非不分[ shì fēi bù fēn ]

释义: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正领而诵之,此见是非之分不明。”


42、菩萨心肠[ pú sà xīn cháng ]

释义:菩萨的慈悲胸怀。比喻心地仁慈

出处:《西湖佳话·放生善迹》:“吾弟以恩报仇,实是菩萨心肠。”


43、毫不动摇[ háo bù dòng yáo ]

释义: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

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相关成语
  • 首页
  • QQ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