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

发布时间:2022-10-27 08:59:49      浏览量: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有父子二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皙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再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

       公孙丑问:老师,脍炙(脍,细切的肉;炙,烤肉)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好吃啊,这世上没有哪一个人不爱吃脍炙的!

       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肯定也都爱吃,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而只戒吃羊枣呢?

       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原文是:‘脍炙,所同也’);羊枣的滋味确实比不上它,但羊枣却是曾皙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就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

       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脍炙人口这个成语就是从孟子所说的脍炙,所同也引申出来的,原意是指人人都爱吃的美食,后来人们常用它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相关成语
  • 首页
  • QQ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